治未病中心

Preventive treatment centre

首页>示范工程>治未病中心>详情

<<返回列表关于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案

2019/12/17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落实、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称:国家中管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09年工作计划》和有关配套文件与工作部署。为了进一步深化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的工作,落实我区社会事业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关注民生,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探索构建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模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目的意义

1、降低全区所有人群的疾病发生率、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2、探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防控结合的“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模式;

3、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将拱墅区建设为全国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区。

三、目标

总目标:将拱墅区建设为高起点、规范化、重实效的全国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区。

五个具体目标如下:

(一)健全我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二)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防控结合的“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模式。

(三)在全国率先创建区域“治未病”服务网络,完善杭州市社区“治未病”中心,全国“治未病”系列科技成果推广基地。

(四)在全国率先创建区域“治未病”服务支持平台,成为国家中管局“治未病”服务支持体系的核心成员单位。

(五)促进区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变。

四、任务

总任务:实施 “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探索建立“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模式。

五项具体任务如下:

(一)健全区“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投入机制

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全区各方面的资源。为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协调统一行动,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区“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实施区“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中医特色预防保健的投入。按每万人口5万元纳入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经费,初步建立政府对国家中管局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引导投入机制。

(二)积极探索建立“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区模式

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的要求,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基本公共卫生并重,防控结合的“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拱墅模式。

(三)积极参加国家中管局“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按照国家中管局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和《“治未病”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等系列配套规范,组建并运行拱墅区“治未病”服务网络

1、在拱墅区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社区“治未病”中心与服务站,实现社区治未病网络全覆盖;

2、探索卫生专业机构,如CDC等开展“治未病”工作,使“治未病”服务,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和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手段和工作举措。

3、探索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健康健身项目,以及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保健服务业的机构等,参与区“治未病”服务网络。

4、探索鼓励、扶持一批具有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和服务产业的机构,开展“治未病”工作,协同发展拱墅区“治未病”服务网络。

(四)积极参加国家中管局“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1、与国家中管局的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等机构合作,集成、优化全国“治未病”方面的科研成果,将拱墅区建设成国家中管局“治未病”科技成果推广基地。

2、设立拱墅区“治未病”专项研究室,依托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治未病”专家顾问组等,具体承担、组织、实施一批“治未病”项目,一方面,研究区域和社区有关政策、战略和模式等,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研发适宜的技术方法和产品等。

(五)积极参加国家中管局“治未病”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完善并运行拱墅区“治未病”服务支持平台

1、文件、规范和检查、评估

按照国家中管局的有关文件,研究制定区系列配套文件;根据国家中管局下发的系列标准规范,配合国家中管局、浙江省中管局、杭州市卫生局,检查和评估拱墅区“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各项工作。

2、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中管局“治未病”人才培训计划,制定区“治未病”人才培训和培养计划。组织区内“治未病”有关人员参加国家中管局“治未病”培训班;建立健全我区“治未病”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进行人才培养、开展培训,形成区“治未病”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和爱好志愿者队伍;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平台

加强信息化支持保障,以现有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为基础,按照国家中管局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的有关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国家中管局的有关信息平台,实行数据有效对接。

4、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我区“治未病”服务网络,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区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区卫生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街道(镇),在开展“治未病”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条块联动、资源整合”的工作原则,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确保及时完成有关“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我区“治未病”服务网络。

应用国家中管局下发的《“治未病”服务核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配合国家中管局的中华“治未病”服务质量控制(监测)中心,实时和适时监测区“治未病”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和收集相关数据;

5、加强宣传、推广

借助国家中管局 “治未病”高峰论坛、专题讲坛,依托我区的宣传网络体系,建立拱墅区“治未病”文化传播可持续的机制和主流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面向组织、机构和大众:

(1)传播中国传统健康文化,“治未病”的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社会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同时,加强服务信息和效果的宣传,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对“治未病”服务的需求。

(2)充分发挥我区作为杭州市社区“治未病”中心,以及国家中管局科技成果推广基地的作用,积极推广“治未病”系列科技成果,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3)加强区“治未病”健康工程和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宣传,持续提高民众的知晓率。

五、实施纲要

(一)实施原则

加大投入做引导,规范分类育市场,细化政策促参与。

(二)总体安排

以区域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1、2011年3--5月

(1)区政府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案》;上报浙江省中管局审核批复。

2)根据获批的《关于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系列配套文件。

3)实施“拱墅区‘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工作。

2、2011年6月至2010年10月

按照《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构建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

3、2011年11月至2010年12月

通过杭州市卫生局、浙江省中管局,上报国家中管局,组织有关专家,根据《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等系列规范,对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开展初步评估工作。

 4、2011年12月

通过杭州市卫生局、浙江省中管局,上报国家中管局,组织有关专家,根据《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等系列规范,对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开展全面评估工作,力争成为全国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区政府成立由区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委办局、街道(镇)负责人参与的区“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全区“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以区卫生局为主,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等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治未病”的日常工作。

(二)加大投入,规范管理

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安排中医预防保健经费;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对照标准,抓好落实

按照国家中管局的有关系列标准规范,逐项对照检查,对已达到要求的项目巩固提高;对接近达标的项目,抓紧完善;对尚未达标的项目,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落实。根据区《关于构建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案》和《工作计划》,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治未病”工作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进度。

(四)上下联动,注重时效

领导小组适时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汇报,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进度不断推进工作;各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持联系、加强沟通、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社区卫生集团化管理中心协同发挥推进和督导作用;实施各方提高工作效率,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质量;媒体对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给予充分报道和宣传,不断扩大影响面,提高全区居民知晓率。

“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概要

一、“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概要

“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简称:“拱墅区体系”),是向区域内所有人群,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社会系统。

(一)核心价值:为人人提供全面防范疾病发生、促进健康,并在效果上和经济上可持续的健康保障服务,满足人群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二)特点: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中心,以祛病健人(社会人)为目的

1、服务理念:管理风险、固本治本、提升状态、祛病健人

2、保障-服务: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1)健康保障模式:基于人群健康(状态)保障需求的模式

(2)健康服务模式:为人群提供健康(状态)保障服务的模式

3、可持续性:为人群提供效果上和经济上的可持续服务,从而使该系统可持续发展

(三)组成:由服务提供、技术(产品)、服务支持三个子系统(平台)有序组合而成

(四)结构:

 

(五)功能:为所有人群提供全面防范疾病发生,促进健康,并在效果上和经济上可持续的健康保障服务

(六)作用:

1、使服务对象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祛病健人),并实现效果和经济上可持续

2、降低服务对象的疾病发生率、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3、拓展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并盘活存量,带来增量,提升效益

4、示范、引领杭州市、浙江省和全国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

5、引领中国特色健康产业(健康文化、管理、保险等)的发展

(七)意义:

1、有益于改变理念

有益于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理念,树立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的“治未病”理念

2、有益于促进“调整和转变”

有益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3、有益于“三个降低”

有益于降低人群的疾病发生率、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4、有益于“继承、发展、弘扬”

有益于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

5、有益于提供“两个范式”

有益于为满足所有人群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解决全球医疗危机提供途径和范式

拱墅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组织架构

1、 拱墅区“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区政府领导

   副组长:倪  荣  拱墅区卫生局局长

   组  员:各相关委办局、街道(镇)领导

2、拱墅区“治未病”工作组:

组  长:倪  荣  拱墅区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刘新功  拱墅区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3、拱墅区“治未病”办公室:

        主  任:刘新功  拱墅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主任:

 4、拱墅区“治未病”工作组下设质量控制小组、标准规范小组、服务技术(产品)小组、人员培训小组、信息化支撑小组、宣传推广小组、服务提供小组、联络小组等


拱墅区创建国家“治未病”示范区工作小组职责分工

序号

组别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主要工作职责

1

设计实施督导组




负责卫生局层面的全面督导工作

具体督导:各单位开展工作情况、有关配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相关培训开展情况,以及整体工作的推进情况等

2

标准规范资料组




(1)负责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各类工作资料

(2)撰写相关文案

(3)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具体由杭州市社区治未病中心负责)

3

技术

指导组




(1)负责对本区开展“中医治未病”情况进行摸底

(2)负责制定“中医治未病”的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制度等

(3)负责对工作中的各项技术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4)为区卫生培训中心开展有关“中医治未病”的中医药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5)保持与相关条线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4

培训组




(1)负责按区卫生局有关“中医治未病”整体推进方案和进度,列出培训计划

(2)组织市、区中医专家,开展有关“中医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3)做好培训资料的积累和档案管理工作

5

信息化

支撑组




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保障工作,具体负责:有关“中医治未病”内容的信息化工作

6

联络组




(1)负责对外联络(区政府、市卫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KY3H公司等)

(2)协调各方

7

宣传组




(1)负责示范区工作的宣传报道

(2)负责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组织策划重要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