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中心

Preventive treatment centre

首页>示范工程>治未病中心>详情

<<返回列表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方案

2019/12/17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为加快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动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建设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根据省中医药局《广东省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粤中医〔2014〕15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2015年版,试行)〉的通知》(粤中医办函〔2015〕19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中医办函〔2016〕62号)以及《东莞市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16年版)》(东卫办〔2016〕10号)有关要求,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建设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形成以东莞市中医院为“龙头”, 覆盖全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区域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主体和网底,满足区域内民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第二章 项目概述

2.1 工作内容

2.1.1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概述

    本方案基于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采集编制规范(试行)》、中华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等标准,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东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布署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系统,通过相关应用系统实现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2.1.2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功能

序号

功能

简介

录入信息

建立健康档案,录入服务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信息、病史信息,健康辨识信息、健康体检结果相关信息。

查询信息

查询服务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信息、病史信息、舌脉信息、健康体检的相关信息。

随访管理

安排服务对象的随访计划、自动提醒近期的随访任务、随访结果的记录。

就诊预约

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健康情况与医生就诊安排进行就诊预约。

报告出具

医护人员通过平台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体检结果,出具健康状态报告以及调养建议报告。

统计分析

可对服务对象的人数、人口学特征、健康体检结果、慢病相关信息、随访情况等进行群体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导出

导出服务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信息和健康辨识信息的数据。

系统管理

用户管理、服务对象账号管理、多级权限的设置与管理、健康状态报告模板管理、调养建议报告模板管理、节气养生模板管理、温馨提示模板管理。

上下级互动

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可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的互动,作为指导中心的东莞市中医院可以更好实现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数据共享

实现区域内数据共享,居民接受服务时不需要重复建档;跨机构查询辨识信息。

十一

中医体检

依据医疗机构的中医体检系统及中医检测设备的具体项目,提供数据接口,上传至平台,供医生参考并出具体检报告。

十二

微信体质辨识接口

提供微信体质辨识接口,居民通过微信进行体质辨识上传至平台,平台出具体质辨识报告并推送至微信体质辨识;居民通过微信体质辨识进行专家咨询,专家通过平台进行解答并回复居民。

 

2.1.3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特点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上下互动

ü 东莞市中医院可了解到下级医疗机构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其进 行业务和专业技术指导,开展相培训。

ü 东莞市中医院自定义干预调理方案可以共享给下级机构,以及对其中医调养方案和医师建议进行指导。

ü 下级机构可将控制不了慢病患者转诊到上级机构,或请求上级医院进行指导。

ü 居民可以通过微信体质辨识进行专家咨询,专家通过平台解答并回复居民。

数据共享

ü 实现区域内数据共享,居民接受服务时不需要重复建档,并可以查询到个人在其他机构的辨识信息,提供一份方便随时查看的完整的健康档案。

ü 医生可调看该居民在其他医疗机构的辨识结果和报告、干预调理方案等,方便医师开展工作。医生可查看转诊的居民相关的健康信息,方便随诊和疗效的评估。

ü 满足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研究的多种需求。

统计分析

ü 工作量统计卫计局可以实时查看全市各医疗机构工作量,了解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医院通过医师工作量的统计,完善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考评方法。

ü 数据分析卫计局可以统计分析全市和各区居民的体质分布、慢病-体质、年龄-体质情况、慢病情况、儿童健康情况、老年体质情况等,并可以进行年度对比,为决策提供依据,为科研提供数据

 

2.1.4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实现机制

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构建图:

 

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以东莞市中医院为“龙头”,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的主体和网底,形成覆盖全市,满足区域内民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部署接口图:

 

根据东莞市现有的全市联网平台。首先将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系统部署在该平台的服务器上,实现全市联网覆盖使用。

据了解东莞市需要进行数据接口的有:东莞市中医院HIS系统、体检系统、微信平台以及东莞市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同一套)。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与这四大系统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系统自动为居民建立档案功能,避免多系统重复录入居民基本信息。

辨识完成后,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推送辨识结果给各系统进行保存。

2.2 服务开展

2.2.1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

在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东莞市中医院作为东莞市的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其“治未病”中心建设及其重要,是全市“治未病”中心的楷模。因此,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建设需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的中心。

“治未病”中心组织构架图

重点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功能检测、健康调养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探索建立中医药特色健康体检服务包、特殊人群健康干预服务包等,规范应用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开展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工作。

服务对象:社会上有服务需求的人群,重点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

2.2.2社区中心中医“治未病”服务点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点至少分为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咨询指导与干预区域等。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以儿童、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为重点服务人群。主要工作是为这类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

治未病服务点组织架构图

2.2.3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提供规范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功能检测、健康调养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规范应用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开展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工作。同时对于从事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医护人员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及医疗机构的中医预防保健文化氛围的营造。

请参考《东莞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流程图》。

2.2.4治未病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方案

营造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文化环境,通过“治未病”中心、“治未病”服务点、中医文化廊、养生堂、中医馆、健康小屋等形式传播与推广中医健康文化。我司根据医疗机构的场地情况提供相应的文化建设方案。

“治未病”文化素材

“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科普宣教,如: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宣传单、宣传画、宣传册、健康教育处方等展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我司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素材。

2.2.5治未病相关培训

为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医务人员理解“治未病”理念的主要内涵,了解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使从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掌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技能;使区域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素养,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举办“治未病”相关培训是必须的。

培训内容主要是:“治未病”理念,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技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建设规范、运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监测;健康检查、健康调养和健康管理、营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