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研究中心

Center for Preventive Treatmen

首页>治未病研究中心>经典解读>详情

<<返回列表《黄帝内经》关于情志养生的论述研究

2019/12/25

《黄帝内经》关于情志养生的论述研究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称为“七情”。人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利也有弊,它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适当的情志变化有利于脏腑的生理功能,甚至治疗相关生理疾病,而异常的情志变化则会导致人体气机失调,气血紊乱,损害脏腑功能,从而发生疾病。情志养生是指利用外界刺激或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或中和某些过度情绪的表达,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该文探讨了《黄帝内经》中关于情志与人生命活动的关系,对人体尤其是神、气形三方面影响,以及常见的情志调理的方式方法。研究情志养生可以实现对养生文化和养生方法的创新和升华,有益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情志养生的观点最早产生于《黄帝内经》,该书在很多篇幅都对情志有详细的论述,之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丰富和拓展,逐渐形成了一部成熟、系统的养生学理论。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与情志养生的思想不谋而合,愈发表现了它的先进性。人的情绪变化与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正常的情绪活动有益于脏腑功能的表达,异常的情绪活动,特别是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可能导致脏腑失调、气血紊乱,从而产生疾患。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情绪心理的变化可以造成生理和身体上的变化,情志内伤与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和各种肿瘤等许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长期的悲伤和抑郁,常常是癌症发生的前奏。本文即以《黄帝内经》为本,着重分析情志与人生命活动的关系,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情志调理方法,为情志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人们的保健养生和健康长寿做出科学的指导。

1.情志作用的机理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云:“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于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气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

“血、脉、营、气、精、神”,是蕴藏在脏腑中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如果“神”从五脏中离失,就会导致精气消散,魂魄飘荡,意志烦乱,智虑损伤。说明情志能够统摄这些五脏中的基本物质。

1.1 情志影响整个生命活动

生命的原始物质(精)结合产生生命活力(神),随着生命往来活动出现知觉机能(魂)和运动机能(魄),在接触到事物时,我们会自发的去了解客观事物的内涵(心),从而对认识到的事物产生欲念(意),之后我们会想办法把内心的欲念实现(志),为了实现欲念会去反复思考(思)并推想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虑),从而抓住事物真正的内涵,满足自身的欲望(智)。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其中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都属于情志的范畴,可见,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情志的表达过程,而这其中每一步受到阻碍都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

2.情志致病的因素

《三因方》说人生病有三个原因:外因、内因和不内不外因。其中内因便是情绪,中医把它总结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情。情志的表达受到阻碍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过度的情绪表达又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古人认为,生命是由形、气、神三者共同作用而成的。七情对三者都有影响。

2.1 情志伤神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担忧、思索、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太过都会伤神,神气被伤,五脏的精气就会流失。比如过分喜乐会使气涣散而不守,过分哀伤会使气枯竭,过分忧愁,会使气闭阻无法通行,过分恐惧,会使神气散失而不收。

同理,“神”中包含的“魂、神、魄、意、志、精”等都会被不同的情绪所伤。精惧、警惕、思索、焦躁的情绪太过会伤神,产生恐慌和丧失自控能力;忧愁的情绪伤意,会使人出现胸闷烦躁、手足无力;悲伤情绪伤魂,人就会精神迷乱,甚至做出违背常态的举动;过分喜乐不知节制伤魄,以至于癫狂,意识全无;愤怒伤志,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恐惧伤精,会导致骨节酸痛,疲软无力,甚至遗精遗尿。可见,情志能够伤神,继而影响到五脏,从而产生各种生理疾病。

2.2 情志伤气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便是生命的能量,“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所以情志能够伤气,人在愤怒的时候会气上逆冲于脑部;高兴的时候气就会和顺,身体就舒畅;悲伤的时候肺胀,上焦不通,气不散,热气会郁结在里;恐惧的时候会使气结在下焦,身体就会胀满,二便会失禁;思虑太多气就会停止运行,会导致神气呆儍。

2.3 情志伤形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五脏六腑是情志的归舍,情绪的过分表达会直接伤及脏腑。心舍神,喜及伤心,就会失眠,或嬉笑不止,或无故悲伤;肝舍魂,大怒伤肝,导致肝阳上亢,头晕脑胀,或者肝气郁结;脾舍意,思伤脾,会不思饮食,四肢不能运动,或者腹胀大小便不利;肺舍魄,悲伤肺,会短气或者胸满;肾舍志,恐伤肾,导致四肢厥逆或失禁。

总的来说,不良的情绪或过度的情绪表达都会损伤人的“神”“气”“形”,这三者受到损伤,必然会对脏腑功能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为了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避免情志致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3.情志养生方法

总的来说情志养生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的境界。

关于情志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有很多的描述。篇中将长寿的人分为四类,其中对圣人的描述是:“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huì)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古代的圣人,能够及时的将自己的喜好和欲望适应社会发展,没有愤怒埋怨的情绪,行为不背离世俗的一般要求,穿普通的衣服,行为举止也不受世俗的牵制,不使自己思想上负重前行,追寻舒适、快乐,以悠然自得来满足,所以他们的寿命能达到一百岁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情志调养的关键是要顺应社会世俗,保持情绪上的安宁,并从中求得生活的安然。

3.1 无为而治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情志养生首先要掌握大原则,我们知道中医养生遵从道家思想,道家强调“无为”和“顺势而为”。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要做的是:外要躲避贼风等邪气侵入人体,在里则要精神内守,排除不必要的杂念,顺着自己的想法。保持内心的安宁,心志上安闲宁静,清心寡欲,心情上平心静气。才能够使真气通顺,实现“病安从来”的目标。

3.2 顺四时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情志养生需要与自然界四时变化相适应。

“春三月,此为发陈……广步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三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节,养生要处于“生”的状态。在形体上不要限制自己,披着头发,穿宽松的衣服,尽量舒缓身体。精神上不要有刑罚的念头,多加给予与奖赏,使神志随着春天的生发之气而畅然勃发。

夏三月,此谓蕃秀……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是草木茂盛的时节,养生要处于“长”的状态。在面容上保持像花朵一样秀美,开心的样子。精神上要去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宣泄内心的情绪,使神志随着夏天的生长之气而宣畅自如。

秋三月,此谓容平……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三月,是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养生要处于“收”的状态。在形体上保证肺气清肃,能够顺利升降。精神上要保持内守,不要使意志飞散,使神志随着秋日的收束之气而静谧缓和。

冬三月,此谓闭藏……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守藏的季节,养生要处于“藏”的状态。在环境适应上,要避开寒冷,保持温暖。精神上要伏藏,不露声色,使神志随着冬天的闭藏之气而平静安逸。

3.3 以情治情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古人治病第一个就是要“治神”,在生病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情绪上的喜乐与悲伤,“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知道情绪的变化,便能够确定体内阴阳气血的异常,为身体的调理提供依据。在治疗上,则根据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与言语上的疏导来实现。

3.4 和意志

情志养生重点在于能够管理自己的志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安定便能使情绪稳定,便懂得适时的追求世间的嗜欲,这样的话,也就能使精神健朗,五脏也便不会受到邪气的侵害。

情志学说历史悠久,在中医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在病因、心理、病理、诊疗、摄生等各个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和作用。在中医学记录上,有很多医家运用情志学说治疗疾病,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医案。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多,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更应该深入系统地研究情志学说。发挥其在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独特的优势,以提高我国公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