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研究中心

Center for Preventive Treatmen

首页>治未病研究中心>现代研究>详情

<<返回列表王琦,靳琦 中医“治未病”说略

2020/02/20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靳琦共同发表论文“中医‘治未病’说略”详细阐述了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和要求。


以下是论文概括内容:

“治未病”是中医古老的思想,当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目的的再审视,面对医疗卫生诸多问题的困扰,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 ”的理念与实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主要体现了“治未病”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治未病”体现了先进和超前的医学追求

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由 “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 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这均体现了“治未病”的内涵。从漫长的中医学历史中,“治未病”一直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从古至今,著名的中医学家都把实现“治未病”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和最高追求。如孙思邈描述的:“古之善为医者, …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 下医医已病之病”。

二、“治未病”蕴含着科学而严谨的医学理念

中医学所指的“未病”大致有三种状态: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针对这三种状态,中医学家提出了“治未病”的三境界:未雨绸缪,保身长全;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料在机先,阻截传变。根据疾病在人体的发展,设立重重关隘,从每一步阻断疾病的发生传变,科学而严谨。

三、“治未病 ”昭示了当代预防保健的正确方向

当前中西医学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是防病治病 重心前移到预防保健 。中医 “治未病 ”的原则与方 法可以展示光明的前景。现代“治未病”的三大意义,1、注重预防保,使医疗卫生工作关口前移,是摆在中、西医学面前的共同任务。2、日益严重的“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的困扰, 使得现有医疗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 ”。3、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许多病种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其中大部分疾病是由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现代“治未病”的方法,1、打好基础——养生为要务;2、把握关键——体质是根本;3、抓住重点——关注疾病高危人群、发病先兆、亚健康状态。现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该重点针对这三个方面, 从群体预防的角度,从改善体质入手,综合应用药物、针灸、食养等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而使“治未病”的应用拥有广阔的空间,且更具针对性。